一场旨在证明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(FSD)系统能力的跨国挑战海陆证券,却在启程仅93公里后戛然而止。9月底,两位YouTuber @BeardedTesla与JoshWest247发起的"FSD无干预横跨美国"计划,在加州圣地亚哥县境内因车辆撞上道路黑色物体宣告失败。
这场未及预期3%的旅程,不仅让Model Y遭受重创,更将特斯拉FSD的技术局限性、用户使用规范争议及自动驾驶行业的安全困境再次推向舆论中心,引发市场对"智能驾驶"边界的重新审视。
93公里的"智能驾驶"试金石
根据两位挑战者发布的视频及后续声明,此次挑战原本计划从加州圣地亚哥出发,穿越8个州、行驶2362英里(约3799公里)抵达佛罗里达州杰克逊维尔,全程依赖特斯拉FSD v13.2.9系统实现"无人工干预"驾驶。然而,旅程的终结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迅速。
视频画面显示,在距离起点仅58英里(约93.3公里)的路段,驾驶员提前700多英尺(约213米)便发现了道路上的"黑色物体",但搭载的FSD系统未能及时识别并做出规避动作。更关键的是,驾驶员在此过程中并未将手放在方向盘上,直至碰撞前最后一秒才试图接管,最终导致车辆与障碍物发生剧烈碰撞。后续检查证实,Model Y的稳定杆支架断裂,悬架部件严重损坏,已无法继续行驶。
"我们原本希望用这次挑战证明FSD的成熟度海陆证券,但现实给了我们沉重一击。"@BeardedTesla在后续视频中表示,事故发生时车辆处于FSD完全控制状态,系统既未发出碰撞预警,也未自动减速。这一说法与特斯拉对FSD系统的定位形成鲜明对比——该系统在官方描述中被定义为"辅助驾驶功能",需驾驶员全程保持注意力并随时准备接管。
FSD的"识别盲区"与L2级自动驾驶的边界
此次事故暴露的核心问题,直指特斯拉FSD在复杂路况下的感知局限性。据自动驾驶行业技术文档显示,当前主流L2级自动驾驶系统(包括FSD)对低对比度、非标准形状障碍物的识别能力仍存在短板。道路上的"黑色物体"因与路面背景色差异较小,容易被视觉传感器误判为路面阴影或噪声,导致系统响应延迟或失效。
尽管特斯拉在FSD v13.2.9版本更新中强调"提升了复杂场景下的物体识别精度",但从实际表现来看,其算法仍未突破这一技术瓶颈。自动驾驶行业分析师张明指出:"L2级系统的本质是'人机共驾',但消费者往往因'自动驾驶'的名称产生认知偏差,忽视了驾驶员的主体责任。此次事故中,驾驶员长时间脱离方向盘的操作,正是这种认知错位的典型体现。"
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,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(NHHTSA)已收到超过800起与特斯拉FSD相关的事故报告,其中约30%涉及系统对静态障碍物的识别失效。尽管特斯拉多次强调这些事故与用户未遵守使用规范有关,但市场对FSD技术成熟度的质疑从未停止。
驾驶员违规与企业引导的双重拷问
事故发生后,关于责任划分的讨论迅速发酵。一方面,特斯拉FSD用户手册明确规定,"驾驶员必须始终保持双手在方向盘上,并随时准备接管车辆",而挑战者在视频中承认"未及时保持手部接触",这显然违反了使用条款。另一方面,特斯拉对FSD系统的命名和宣传方式也遭到诟病——"Full Self-Driving"(完全自动驾驶)的表述被认为容易误导消费者,使其高估系统能力。
法律界人士指出,若调查证实特斯拉存在宣传误导,可能面临集体诉讼风险。2023年,特斯拉曾因类似问题在加州法院达成和解,同意修改FSD的营销话术并赔偿用户损失。此次事故后,美国消费者权益组织"消费者报告"再次呼吁联邦贸易委员会(FTC)对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宣传进行审查,认为其"模糊了辅助驾驶与完全自动驾驶的界限"。
针对此次事故,特斯拉截至发稿尚未作出官方回应。但据内部消息人士透露,公司已启动对FSD v13.2.9系统的专项排查,重点关注低对比度障碍物的识别算法。同时,特斯拉客服部门已向部分用户推送提醒,强调"FSD并非完全自动驾驶,驾驶员需承担主要安全责任"。
行业反思:自动驾驶普及路上的"信任重建"难题
这场夭折的挑战,不仅是一次个体事件,更折射出自动驾驶行业在技术迭代与安全管理之间的深层矛盾。随着特斯拉、小鹏、蔚来等车企加速推进智能驾驶技术落地,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用户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最新报告显示,72%的自动驾驶事故源于"用户过度信任系统",仅有28%是纯粹的技术故障。这意味着,即便车企不断提升系统性能,若用户未能建立正确的使用认知,安全风险仍难以规避。对此,行业提出"人机协同安全框架",要求车企在系统设计中加入更严格的驾驶员监控机制,如红外摄像头实时监测驾驶员注意力,一旦发现脱离监管立即降低系统权限。
对于特斯拉而言,此次事故可能影响其FSD的市场推广节奏。目前,该系统在美国市场的订阅用户已突破200万,若安全争议持续发酵,可能导致用户流失及监管政策收紧。有分析师预测,特斯拉或需调整FSD的命名体系,并加大用户安全教育投入海陆证券,以重建市场信任。
美港通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